新闻
-
北京入境游强劲复苏 文旅创新打造国际消费高地
■核心数据:截至5月27日,北京口岸出入境突破800万人次,同比增22.1%。五一假期接待入境游客10.4万人次(+42.4%),消费达11.3亿元。 ■现象级体验:外国游客形成"皇城打卡+市井生活"双线玩法,中轴线沉浸式汉...
-
如何在南宁选择房产中介
在南宁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的今天,选择一个靠谱的房产中介对于购房者和租房者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房产中介不仅能提供优质的房源,还能在整个交易或租赁过程中给予专业的指导和贴心的服务,确保用户体验良好。...
-
市场地位证明:中音阶梯,中国高端音乐艺考培训机...
引言:音乐艺考培训主要面向有志于音乐专业学习的学生群体,帮助学生顺利通过音乐艺考,成功进入理想的音乐学院或艺术院校,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和专业的指导,培训课程涵盖...
财经
-
郝慧珍抖音首播,追剧讲法科普法律知识
近期针对女性的恶性事件频发,“N号房事件”、“四川女子被家暴长达16年”等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同时也引起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郝慧珍律师的关注。4月10日晚,郝律师做客抖音直播间围绕电视剧《安家》中的剧情向网友...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市2023年老年人权益保护形势分析报告》发布
发布时间:2023/04/19 财经 浏览:248
在消费欺诈套路中,约有15%的老人损失金额超过1万元以上。昨天(18日),北京市老龄办、市老龄协会发布《北京市2023年老年人权益保护形势分析报告》。根据报告,遭遇消费欺诈的老年人中,电商平台购物占比接近4成。面对权益受到侵害,愿意并能够通过法律维权的老人比例仅占22%,老年人自我维权能力堪忧。
理财诈骗让老年人损失惨重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老年人权益保护情况,市老龄协会在一季度组织开展了老年人权益保护专项调查。对来自全市35个街乡40余个社区的1342份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多数老年人都有过权益受到侵害的经历。
其中,消费欺诈是老年人遇到最为频繁的侵权类型。调查显示,遭遇消费欺诈的老年人中,电商平台购物占比近4成,产品领域占比从高到低主要是保健和医疗用品(25%)、生活用品(19%)、食物饮品(12%)。在消费欺诈套路中,约有15%的老人损失的金额超过1万元以上。此外,理财诈骗也让老年人损失惨重。
然而,面对权益受到侵害,有68%的老人未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愿意并能够通过法律维权的老人比例仅占22%。这主要是老年人对法律法规了解较少所致。根据报告,了解《民法典》《刑法》以及《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的老人不到20%,从而容易造成侵权事件发生。例如,在遗产继承问题上,仅有8%的老人通过订立遗嘱去规避风险,近4成老年人则认为订立遗嘱“没有必要”。
一旦自身权益受损,不少老年人怕被别人知道,而往往选择独自承受。报告显示,约有20%的老年人在权益受到侵害后选择自己想办法解决或忍气吞声。
养老诈骗涉及六大领域
和老年人法律意识淡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涉老案件呈快速增长趋势。2022年,本市各级法院共受理涉老民事一审案件10万余件。其中,继承类纠纷数量由2021年的1.1万多件,上升到2022年的2.3万多件。
此外,老年人的婚姻家庭纠纷、赡养纠纷、物权类纠纷等也有较大涨幅。随着数字生活与网络金融越来越发达,老年人面临的金融风险还会持续增加。
涉老刑事案件中,养老诈骗社会危害性巨大。据介绍,养老诈骗主要涉及养老服务、养老项目、养老产品、以房养老、养老保险等六大类。
而在北京,收藏品领域的涉老诈骗也比较突出。由于大量缺乏专业知识的老年人涌入收藏品投资领域,因其自身拍卖、交易经验不足,对拍卖流程、佣金比例缺乏深入了解,对收藏品估值期待过高等因素,极易成为不法分子围猎的对象。
弱势老年人需重点保护
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要先做到有法可依。据了解,在老年人权益保护方面,本市地方专项立法与配套政策法规不足。市老龄协会提出,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迫切需要完善地方立法。
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市老龄协会会长王小娥表示,针对存在高龄、失能、独居、残疾等情况的老年人,要提供全方位的权益保护,帮助他们解决由于身体和智力逐渐衰退而带来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保护、法律行为代理、养老安置等问题,确保老年人失能后能够得到有效监护,能够按照自己意愿有尊严有品质地度过晚年。
上一篇: 交通安全摩友暖心驿站”落户怀柔
下一篇: 西城区5个低效楼宇改造项目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