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黔地灵韵,赤子之心:习酒香伴刀郎演唱会燃爆北京
红墙金瓦,熠熠风华,寒冬岁末下的北京,古韵与新声交织。黔韵酒香,于街巷间流淌。远方君子,在岁月弦歌里重逢。 【12月28日-29日】 由贵州习酒全程总冠名的“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24巡回演唱会(北京站)在...
-
COZY PUNCH 机能科技绒系列服饰抢先预告 群星云集...
2024年10月20日,品牌大使明道、品牌挚友韩韩、东方高尔夫国际集团陆启斌总监以及女子职业高尔夫球手李梓、中高协认证职业教练周琪共同为 COZY PUNCH 北京高尔夫主题店剪彩揭幕,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新运...
-
“京企直聘”北京市管企业2025届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扛起北京市管企业社会责任,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10月16日下午,由北京市国资委、北京市教委联合主办,北京高校大学...
财经
-
郝慧珍抖音首播,追剧讲法科普法律知识
近期针对女性的恶性事件频发,“N号房事件”、“四川女子被家暴长达16年”等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同时也引起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郝慧珍律师的关注。4月10日晚,郝律师做客抖音直播间围绕电视剧《安家》中的剧情向网友...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两区”建设两年来预计投资额超过1.95万亿元
发布时间:2022/09/24 财经 浏览:235
9月22日,北京市副市长杨晋柏代表北京市政府向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作关于纵深推进“两区”建设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披露,两年来,“两区”累计入库项目7075个,预计投资额超1.95万亿元,其中已落地项目3497个,涉及投资额9597.5亿元。
看点1
去年全市新设外资企业1900多家,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
报告披露,国务院批复“两区”方案任务实施率达96%以上,推出近70项首创性或突破性政策,形成66个制度创新案例,落地140多个标志性项目和功能性平台。两年来,“两区”累计入库项目7075个,预计投资额超1.95万亿元,其中已落地项目3497个,涉及投资额9597.5亿元。
在“两区”建设带动下,2021年全市新设外资企业1900多家,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实际利用外资144.3亿美元,持续保持高位态势。同时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今年1-8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52.4亿美元,同比增长37.9%,高于全国17.7个百分点。
在政策创新上,北京新落地一批全国突破性政策。首批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并扩大范围,新增康明斯、首钢集团等10家试点企业。率先启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首批16个项目“入箱”。首创“免税、保税和跨境电商”政策衔接试点,帮助免税品经营企业实现“线下免税品销售+线上跨境电商销售”多元化经营,试点以来销售额超61亿元。率先落地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医药品政策,进口医药品种类扩大到66种,1-8月,实现销售额约3亿元,同比增长200%。出台新视听改革创新发展15条举措,率先获批放宽在京注册的中方机构与外方联合制作电视剧有关资质限制。
看点2
北交所开市一年来,11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2000亿元
在离岸贸易方面,制定出台促进离岸贸易发展14条措施,建设并试运行“京贸兴”新型国际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在文化贸易方面,成功争取将超过百年的油画等艺术品进口关税税率降为零;首创的“保税功能助力文化展示拍卖新业态发展”实践案例向全国复制推广;落成运营工艺品保税库(正大宝库),助力文化产业焕发新活力。
报告提到,北京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北交所开市一年来,11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2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占比超八成,日均成交金额10.29亿元。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已覆盖26家企业,减免税额增长近2倍。
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取得突破性进展,25单转让项目实现交易金额38.15亿元,为拓宽创业投资退出渠道探索有效路径。高新技术企业“报备即批准”试点压缩80%的认证时间,享惠企业达77家。知识产权保险试点覆盖3366件专利,保障金额超过33亿元。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累计新开账户2000多户。
看点3
升级北京大数据交易所交易平台,搭建全国首个数据资产登记中心
科技创新方面,加大对离岸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力度,4家英国机构在京落地;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9家试点单位已完成21项赋权工作。
数字经济方面,升级北京大数据交易所交易平台,搭建全国首个数据资产登记中心,探索数据资产评估方法;成立全国首个国际数据交易联盟,142家合作单位入驻;率先试用“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管理系统”;落地41万余个数字人民币冬奥场景,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1300余万个,交易金额超百亿元。
生物医药方面,推动研发到临床应用加速突破,实施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大幅提升进口便利化水平;对临床试验用途的干细胞等人源化细胞入境检疫采用一关审批、多地开展临床试验的监管新模式。
绿色金融方面,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加快构建碳配额和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成交额突破30亿元;成立国内首个绿色汽车金融中心。
此外,北京还提高法治保障力度,北京金融法院、北京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等作用凸显。发布40项对境外人员开放的职业资格考试目录、110项“两区”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在朝阳区望京等8个区域推进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度,出台28项支持措施,开通3C免办便捷通道,推广口岸通关监管“免于到场查验”。
看点4
全国首个全产业链视听产业园等多个标志性成果落地
科技创新片区加快科技服务、生物与健康产业布局,全国首家国际研究型医院竣工交付,国际首个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科技创新平台、小米智慧产业园等一批项目落地。国际商务服务片区聚焦金融、航空、文化贸易等发力,推动ESG绿色产业创新中心、AEO高级认证孵化基地等项目落地,落户飞机发动机维修天马项目,引入里森画廊等20余家国际顶尖画廊。
高端产业片区以生物医药、商务服务等为牵引,建成本市首个细胞治疗研发中试基地,北京细胞治疗集团正式投入运营,全国首个全产业链视听产业园、波士顿咨询(北京)等接连落地。
此外,报告还提到,天竺综保区二期围网通过现场验收,实现全域封关运行。推动大兴机场综保区与口岸功能区一体化发展,实现货物进出口总值约2015万美元,极大提升京冀区域内货物运输效率。中关村综保区申报工作进入部委审核阶段。亦庄综保区新址可研报告初步编制完成。
中德产业园构建“管委会+运营管理团队+国际化机构”组织机制。中日产业园落地RCEP国际商事服务中心、“一站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国际创新服务中心等专业化平台。
展望
推进“两区”建设再升级,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
对于北京“两区”建设下一步的工作安排,报告提出,抓紧推进“两区”建设再升级,聚焦跨境投资和贸易、要素配置、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等方面,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
加快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数字贸易港建设,促进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深化探索数据跨境流动等制度规则。加快推动重点领域开放、关键环节改革方案落地,形成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针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适应开放改革形势需要,持续做好政策迭代。
加紧推动中关村综保区和亦庄综保区申报工作,持续提升综保区开放枢纽功能。推进中德产业园和中日产业园发展,吸引高水平项目、一流企业入驻。完善投资促进体系,探索建立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资源共享机制。
建议
在市场准入、服务贸易开放、数据跨境自由流动等重点指标、关键环节和难点堵点上取得突破
北京市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潘临珠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上作报告,对市人民政府关于纵深推进“两区”建设、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民宗侨外委员会建议,推进法规政策的体系化建设。尽快完善和理顺以“一条例一决定”为核心的政策配套体系,统筹推进营商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地方金融监管等相关法规的实施,及早着手外商投资等后续立法研究工作。
对标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在市场准入、服务贸易开放、数据跨境自由流动等重点指标、关键环节和难点堵点上取得突破;加强与兄弟省份自贸试验区政策的横向比较和学习借鉴,查找未落地政策,形成一批含金量高、有影响力的“北京经验”“北京样板”。
加强重点领域突破。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小切口逐步放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加快数字经济规则、绿色金融标准等新兴领域规则标准制定,大力推进高水平数字贸易示范区功能和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民宗侨外委员会还建议,着眼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和集聚发展,缩短供应链半径;抓住产业链薄弱环节,发挥龙头企业“链主”效应,推进产业链上中下游产业集聚;借鉴外地经验,探索建设京津冀产业协同资金池,逐步建立可持续的京津冀产业生态成长机制;统筹推进各区发挥自身禀赋和产业优势,避免区域间产业同质化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