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黔地灵韵,赤子之心:习酒香伴刀郎演唱会燃爆北京
红墙金瓦,熠熠风华,寒冬岁末下的北京,古韵与新声交织。黔韵酒香,于街巷间流淌。远方君子,在岁月弦歌里重逢。 【12月28日-29日】 由贵州习酒全程总冠名的“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24巡回演唱会(北京站)在...
-
COZY PUNCH 机能科技绒系列服饰抢先预告 群星云集...
2024年10月20日,品牌大使明道、品牌挚友韩韩、东方高尔夫国际集团陆启斌总监以及女子职业高尔夫球手李梓、中高协认证职业教练周琪共同为 COZY PUNCH 北京高尔夫主题店剪彩揭幕,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新运...
-
“京企直聘”北京市管企业2025届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扛起北京市管企业社会责任,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10月16日下午,由北京市国资委、北京市教委联合主办,北京高校大学...
财经
-
郝慧珍抖音首播,追剧讲法科普法律知识
近期针对女性的恶性事件频发,“N号房事件”、“四川女子被家暴长达16年”等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同时也引起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郝慧珍律师的关注。4月10日晚,郝律师做客抖音直播间围绕电视剧《安家》中的剧情向网友...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框架全面拉开
发布时间:2022/06/15 新闻 浏览:266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城市副中心近年来加紧建设,目前城市框架已全面拉开,高端要素正不断聚集,协同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始终保持着生机勃发的良好势头。
按照规划,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功能将基本形成。到2035年,现代化城市副中心将基本建成。
新城“长”在森林里
炎炎夏日,步入总面积11.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顿觉凉爽,不时有清风拂来。这座位于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的“绿色心脏”,自2020年9月开园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成为副中心最具活力的地标。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在原东方化工厂地块上建设,保留原有6000余株大树,新植乔木13万余株。作为北京市第一个近零碳公园,绿心内的所有建筑均综合运用了光伏发电、地源热泵、储能和智慧能源管理等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达41.2%,每年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面积20平方公里森林的碳汇量。
像这样的大尺度绿地在城市副中心已是星罗棋布——先造林,后造城,早在启动建设之初,城市副中心就誓要把“绿色”作为这座千年之城的发展底色。近年来,城市副中心先后实施了100余项重点绿化工程,已成为北京平原地区首个“生长在森林里的城市”。区域内万亩以上郊野公园和森林湿地达到8处,千亩以上森林组团达到32处。
运河畔崛起商务区
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引来了大批绿色产业入驻城市副中心。截至目前,城市副中心已入驻超过1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较“十二五”末,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耗能下降了3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下降了28%。“这表明,城市副中心的经济发展方式在这几年间实现了重大转变,产业发展呈现低碳化趋势。”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表示。
城市副中心五河交汇处,以千年历史的燃灯佛舍利塔为背景,规划面积20.38平方公里的运河商务区现已初露峥嵘。这里作为北京自贸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重要承载地,是城市副中心金融创新和高端商务功能的主要承载区,已初步形成现代金融服务产业链和总部经济发展态势。
目前,运河商务区共有注册企业16600家,注册资本金达到4013亿元。金融企业数量较前两年翻了两番,产业结构从以地产开发为主逐渐转变为总部经济和金融业为主。2021年,园区企业营业收入达到832亿元,全年完成税收49亿元,同比增长22.4%,形成区级财力11.25亿元,实现了连续三年税收复合增长率超过25%。
“围绕园区优势产业、重点企业,我们正在开展绿色产业创新引擎项目研究。”运河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张逢介绍,未来,运河商务区将比肩伦敦金丝雀码头、东京新宿、香港中环等国际大型顶尖商务区,成为“全球领先的城市商务新枢纽”。
“超级工程”勾勒未来图景
从运河商务区出发东行5公里,是正在火热建设的“超级工程”——东六环入地改造。“京华号”“运河号”盾构机,正在挖掘两条各长9公里多的隧道。2023年底,这项工程建成通车后,东六环潞苑二街至万盛南街段将转移到地下。原有的六环路高架桥将变身“空中花园”。除此以外还将建设“自行车高速路”、无人驾驶示范区,打造一份独特的城市遗产。
为什么要建设这项“超级工程”?首发建设公司东六环项目管理处专业工程师郭琪展开一张地图:南北向穿通州城区而过的东六环,宛如一把尺子,将城市分割成了两片,城市副中心规划上的各组团之间,东西向主要道路大多成了“断头路”,很容易形成堵点。“东六环入地后,除了缓解拥堵,还能带动周边商业、运输业、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组团之间的连接处,将发展成为工商业和服务业的集中地带。”郭琪说,从经济效益上看,项目建成后将改善由于堵车造成的油耗、汽车尾气排放、货物资源的损失等现状。预计20年后可节约燃油总量7千万升以上。
更多的“超级工程”正同步兴建——东六环玉带河大桥桥畔,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将于2024年建成,这将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北部,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组成的“三大建筑”,未来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的文化中心、市民文化休闲中心、活力中心;由4项综合治理工程组成的“通州堰”,将构建起“上蓄、中疏、下排”的防洪体系,确保城乡安澜……一个个气势恢宏的“超级工程”,勾勒出了副中心未来的城市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