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黔地灵韵,赤子之心:习酒香伴刀郎演唱会燃爆北京
红墙金瓦,熠熠风华,寒冬岁末下的北京,古韵与新声交织。黔韵酒香,于街巷间流淌。远方君子,在岁月弦歌里重逢。 【12月28日-29日】 由贵州习酒全程总冠名的“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24巡回演唱会(北京站)在...
-
COZY PUNCH 机能科技绒系列服饰抢先预告 群星云集...
2024年10月20日,品牌大使明道、品牌挚友韩韩、东方高尔夫国际集团陆启斌总监以及女子职业高尔夫球手李梓、中高协认证职业教练周琪共同为 COZY PUNCH 北京高尔夫主题店剪彩揭幕,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新运...
-
“京企直聘”北京市管企业2025届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扛起北京市管企业社会责任,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10月16日下午,由北京市国资委、北京市教委联合主办,北京高校大学...
财经
-
郝慧珍抖音首播,追剧讲法科普法律知识
近期针对女性的恶性事件频发,“N号房事件”、“四川女子被家暴长达16年”等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同时也引起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郝慧珍律师的关注。4月10日晚,郝律师做客抖音直播间围绕电视剧《安家》中的剧情向网友...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张新:冬奥行李运行保障方案修订十余次
发布时间:2022/04/15 新闻 浏览:242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
张新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地面服务部副总经理
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地面服务部副总经理张新获得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面对荣誉,张新心潮起伏:“我只是做了自己分内的事,这份荣誉属于所有舍家忘我、坚守数月的中航人。”
打造高效地面保障指挥系统
回忆起冬奥保障期间的点点滴滴,张新总是反复提到和他一起并肩战斗的同事们。“机坪上只有零下10℃,大家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面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了,冷风一吹,冻得刺骨。我有位同事工作后回到休息区,摘下手套才发现手上已经长满了红疹。”
张新是中航集团冬奥保障团队的一员,作为地服冬(残)奥“前沿指挥负责人”,他三次进入保障闭环,高效协调处理各类保障情况。
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是冬奥航班运输保障的关键,中航集团将实现机场地面保障人员、执行飞行任务人员、驻冬奥村工作人员、观赛人员全部“零感染”作为目标。为此,根据冬奥疫情防控要求,中航集团对参与冬奥保障人员采取了“全体进闭环、三个不交叉”的措施,并派出包括张新在内的2名总经理级和11名高级经理级领导进入闭环区,成立了冬奥保障战时党支部,建立冬奥保障最前沿的指挥中枢,靠前指挥、内外联动。
张新是战时党支部的一员,他和同事们打造了一个高效的地面保障指挥系统,他们全面掌握航班运行动态,盯紧每一个航班、每一个环节,遇到特殊情况,现场沟通协调,现场拍板处置,确保保障工作一刻也不停,一步也不错。
仔细推敲行李运输风险点
张新说,得益于保障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经验以及在疫情防控中不断总结完善的运输保障服务流程,他和同事们很快就拿出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进出港高峰行李运行服务保障方案。
受疫情防控要求、保障空间限制以及内外部工作接口众多等因素影响,首都机场涉奥地面保障流程需要重新设计,行李保障成为整个机场团队保障环节中的重点与难点。由于熟悉现场环境且拥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张新被机场运行团队紧急抽调,参加冬奥航空运输行李保障工作专班。
在工作专班,张新多次与冬奥组委各业务领域、首都机场各驻场单位进行研讨,连夜牵头制定了冬奥进出港高峰行李运行服务保障方案。初步方案形成后,张新和专班成员不断推敲每一个风险点,反复优化修订了十余版,才确定了最终的流程,既满足疫情防控要求又保障旅客进出顺畅,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冬(残)奥会地面服务保障奠定了基础。
2月18日,中航集团响应民航局要求,一方面做好从冬奥村到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冬奥离港航班闭环运行保障,一方面要在34个小时内完成T3航站楼所有国内航班向T2航站楼的转场,以保障冬奥离港高峰顺畅。
面对瞬时集中的冬奥离港高峰人数和应急工作安排,张新和同事们在首都机场冬奥保障区域现场沟通,快速决策,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一保障任务顺利完成。张新说:“2月19日零时,灯火通明的国航运行控制大厅,全员扑在航站楼里的地服人员,都成为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影像。”
高峰时每名装卸员搬运行李约5吨
涉奥人员离港高峰期间是张新和同事们最累、最忙的时候,他们要完成行李分拣。张新回忆说:“有一次,我们从2月20日早7点开始,一直不停歇地干到21日下午4点多,那是真的累啊。就拿行李分拣来说,当时有139名行李装卸员一共搬了11000多件行李,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大件行李无法直接到达首都机场T3E楼的分拣大厅,全都是靠人工搬运,总重量达212吨,全程下来每名装卸员实际搬运行李总重量都在5吨左右。”
张新说,保障冬奥离港高峰期间,国航地服的装卸员们穿着防护服连续搬运四五个小时,刚刚有间隙脱下防护服,喝了一口水,又听到下一个航班的保障通知。大家什么话都没说,立刻放下水瓶,穿上新的防护服投入到工作之中。“大家的眼里只有活儿,只有任务。”张新回忆说,他想利用航班间隙让部分员工稍事休息,话音落了很久,却没有人回应。张新也常常忙完工作回酒店吃降压药后,稍稍平复一下,继续到航站楼与同事们携手战斗。
“我的同事们都认为自己只是做了分内的工作,面对挑战全力应对,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张新表示,所有地服人员在重要任务面前始终保持着同进退、共担当,“你说累吗?那肯定累。但是,能坚持吗?必须能坚持。”
从人民大会堂领奖归来,张新当天下午就又投入到航班保障任务中。当大家向他表示祝贺时,张新说:“这个荣誉是大家的,集体的力量让我们勇往直前。”
保障冬奥离港高峰期间,国航地服的装卸员们连续搬运四五个小时,刚刚有间隙脱下防护服,喝了一口水,又听到下一个航班的保障通知。大家什么话都没说,立刻投入到工作之中。——张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