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北京入境游强劲复苏 文旅创新打造国际消费高地
■核心数据:截至5月27日,北京口岸出入境突破800万人次,同比增22.1%。五一假期接待入境游客10.4万人次(+42.4%),消费达11.3亿元。 ■现象级体验:外国游客形成"皇城打卡+市井生活"双线玩法,中轴线沉浸式汉...
-
如何在南宁选择房产中介
在南宁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的今天,选择一个靠谱的房产中介对于购房者和租房者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房产中介不仅能提供优质的房源,还能在整个交易或租赁过程中给予专业的指导和贴心的服务,确保用户体验良好。...
-
市场地位证明:中音阶梯,中国高端音乐艺考培训机...
引言:音乐艺考培训主要面向有志于音乐专业学习的学生群体,帮助学生顺利通过音乐艺考,成功进入理想的音乐学院或艺术院校,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和专业的指导,培训课程涵盖...
财经
-
郝慧珍抖音首播,追剧讲法科普法律知识
近期针对女性的恶性事件频发,“N号房事件”、“四川女子被家暴长达16年”等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同时也引起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郝慧珍律师的关注。4月10日晚,郝律师做客抖音直播间围绕电视剧《安家》中的剧情向网友...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对战病毒,陈薇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发布时间:2020/07/10 新闻 浏览:248
“已知有手段,未知有能力。”这是陈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她看来,下先手棋,打主动仗,是科研工作者应有的追求,更是军人应有的担当。
6月22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陈薇团队关于新冠病毒抗体研究的又一项重磅成果。
此时,距离她受命率军事医学专家组紧急赶赴武汉,展开应急科研攻关还不到5个月时间。
陈薇,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
她开始与时间赛跑,
与病魔较量。
3月16日,陈薇团队研制出国内第一个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4月10日,完成疫苗Ⅰ期临床试验接种的108位志愿者,全部结束集中医学观察,健康状况良好。
4月12日,疫苗开展Ⅱ期临床试验,成为当时全球唯一进入Ⅱ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速度不可思议,但熟悉陈薇的人却知道这是常态,也是必然。
还记得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凭着科研直觉,她预判自己正在攻关的ω干扰素对SARS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
为了验证这一判断,她主动请缨,率课题组第一时间进入生物安全三级负压实验室,与当时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病毒零距离接触。
身着厚重防护服,一般人在这个实验室里待上五个小时,就会缺氧头痛,但陈薇坚持一待就是八九个小时。不仅如此,为了能在实验室多工作一会,她在进去之前不吃不喝,还要穿上成人纸尿裤。
最终,她带领团队在最短时间内验证了干扰素的有效性。1.4万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已知有手段,未知有能力。”这是陈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她看来,下先手棋,打主动仗,是科研工作者应有的追求,更是军人应有的担当。
鼠疫、炭疽、埃博拉……陈薇的研究对象称得上“可怕”。她却觉得,病毒是公共健康的最大杀手,是国家安全的隐形威胁。为国家铸造“生物盾牌”的强烈愿望,促使陈薇在生物防控战场开展前瞻性研究,愈战愈勇。
类似的故事不断上演——
2014年初埃博拉疫情暴发引起全球恐慌。当年12月,陈薇团队研发出世界首个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同时也是首个冻干剂型埃博拉疫苗。次年,陈薇团队就走进了塞拉利昂,在当地开始了Ⅱ期临床试验。
这样的速度令人振奋!
究其缘由,早在2006年,大多数国人还不知埃博拉为何物时,陈薇就敏锐地认识到,“埃博拉离我们也就是一个航班的距离。”为此,她对这个烈性病原体提前展开相关研究,重组埃博拉疫苗项目获得国家863计划支持。
有人问她“埃博拉是什么?”“你做埃博拉疫苗有谁用?”当时陈薇没有回答。
疫情暴发后又有人问,“如果没有埃博拉疫情的暴发,你们做的事情岂不是白做了?”
陈薇回答:“如果疫苗没有应用,我觉得很庆幸,至少全世界人民都是安全的。这种事情对我们来说是常态。很多前辈、老一辈科学家,我不知道他们一辈子在做什么,但我知道,一旦国家或军队需要,他们总能拿出并展示出军队的力量,无论是SARS、禽流感、汶川地震、奥运安保,还是埃博拉疫情。”
当地医务工作者兴奋地把陈薇抛向空中,庆祝埃博拉疫苗在非洲开展临床试验取得成功(2015年11月10日 张学文摄)
正因如此,新冠肺炎疫情袭来,陈薇带领团队再次创造奇迹。
“作为军人,只有两种状态,一个是打仗,一个是准备打仗。在疫区,就是要打仗的。而准备打仗,就是此前我们在科研工作中的积累,包括技术方面的储备。在当前这种关键时刻、危难时刻,我们一定要把以前‘养兵千日’所有的‘兵’动员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眼下这场特殊的战争之中,为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就是陈薇!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下一篇: 白皮书:中国医生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