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成都文...
6月27日—29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为主题亮相第二十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多维度展示推介成都暑期旅游精品线路、经典场景和精彩活动,向全世界发出热情邀约,诚邀广大游...
-
北京入境游强劲复苏 文旅创新打造国际消费高地
■核心数据:截至5月27日,北京口岸出入境突破800万人次,同比增22.1%。五一假期接待入境游客10.4万人次(+42.4%),消费达11.3亿元。 ■现象级体验:外国游客形成"皇城打卡+市井生活"双线玩法,中轴线沉浸式汉...
-
如何在南宁选择房产中介
在南宁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的今天,选择一个靠谱的房产中介对于购房者和租房者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房产中介不仅能提供优质的房源,还能在整个交易或租赁过程中给予专业的指导和贴心的服务,确保用户体验良好。...
财经
-
郝慧珍抖音首播,追剧讲法科普法律知识
近期针对女性的恶性事件频发,“N号房事件”、“四川女子被家暴长达16年”等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同时也引起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郝慧珍律师的关注。4月10日晚,郝律师做客抖音直播间围绕电视剧《安家》中的剧情向网友...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谋划冬奥会赛后发展,北京延庆20余家企业对接北交所做上市培训
发布时间:2022/03/12 财经 浏览:288
谋划冬奥会赛后发展,3月10日,延庆区举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对接会。活动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邀请北京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和6家国内知名券商企业参加,面对面为中关村延庆园区企业作专业分享,提升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运作和融资能力。
政策
延庆对境内首次公开发行的企业奖励300万元
近年来,延庆区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围绕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巩固保护现有上市后备企业,通过深入挖掘企业潜力、大力引进头部企业等方式,已培育出一批具有上市潜力的优质企业,形成了一支上市后备企业梯队。其中,延庆区9家企业入选北京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6家企业入选北京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全国股转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北京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张梅介绍,北交所开市以来,市场运行整体平稳,积极效应持续发挥,下一步新三板和北交所将着力提升企业审核质效、拓展企业培育的广度和深度,继续深化与延庆区相关部门和市场机构的合作对接,共同推进区域内创新型中小企业到新三板挂牌、在北交所上市。
据悉,延庆区2019年设立总规模2亿元的科技创新基金,重点投资于先进制造等10余个产业领域和延庆区现代园艺、冰雪体育等4个重点培育产业,基金已储备项目达800余个,为园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去年,延庆出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延庆园促进创新创业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支持企业挂牌、上市,鼓励拓展拟上市企业融资渠道,对境内首次公开发行的企业奖励300万元,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上市扶持力度。
延庆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延庆区将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积极为园区企业搭建各类资源对接交流平台,不断创新服务企业赋能场景,加快“一核四区”载体建设升级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多元化的发展机遇。
追访
延庆区副区长、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主任苏礼华:
冬奥会保障工作圆满完成,蓄力集聚科创产业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
延庆区副区长、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主任苏礼华介绍,作为延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关村科技园区延庆园自201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复成立以来,紧抓筹办举办世园冬奥赛事机遇,建设长城脚下的创新家园和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一核四区”的空间布局,引入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园艺科技、体育科技、无人机等产业资源,经济总量显著增长。
据她介绍,园区规上工业产值在全区占比95%以上,搭建双创平台载体20余家,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00余家,9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重点上市培养企业20余家。这些企业发展潜力大、成长预期好,正处在规模膨胀、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已初步具备上市基础,形成了优质上市企业资源群。
“当前,推进企业上市正面临良好机遇。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苏礼华说,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成为了“家门口”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为企业更好更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延庆区决战决胜冬奥会服务保障工作即将圆满完成,正蓄力集聚科创产业支撑资源,夯实“高精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推进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是我们抓财源建设、抓产业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苏礼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