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成都文...
6月27日—29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为主题亮相第二十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多维度展示推介成都暑期旅游精品线路、经典场景和精彩活动,向全世界发出热情邀约,诚邀广大游...
-
北京入境游强劲复苏 文旅创新打造国际消费高地
■核心数据:截至5月27日,北京口岸出入境突破800万人次,同比增22.1%。五一假期接待入境游客10.4万人次(+42.4%),消费达11.3亿元。 ■现象级体验:外国游客形成"皇城打卡+市井生活"双线玩法,中轴线沉浸式汉...
-
如何在南宁选择房产中介
在南宁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的今天,选择一个靠谱的房产中介对于购房者和租房者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房产中介不仅能提供优质的房源,还能在整个交易或租赁过程中给予专业的指导和贴心的服务,确保用户体验良好。...
财经
-
郝慧珍抖音首播,追剧讲法科普法律知识
近期针对女性的恶性事件频发,“N号房事件”、“四川女子被家暴长达16年”等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同时也引起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郝慧珍律师的关注。4月10日晚,郝律师做客抖音直播间围绕电视剧《安家》中的剧情向网友...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勤俭持家,从多个环节遏制浪费苗头
发布时间:2020/09/20 新闻 浏览:342
勤俭持家,从多个环节遏制浪费苗头——
我家的餐桌这样防浪费(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在全社会范围内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不仅要从餐厅、食堂等场景着手,也要从家庭做起,从点滴做起。市场、厨房、餐桌、冰箱……食物从买回家到吃进肚子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节约妙招。对于防止食物浪费,许多家庭也都有自己的好点子、好做法。
——吃多少买多少,源头上防浪费。
|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何大妈是一位退休职工。不分寒暑,每天清晨6时,她都准时出现在社区内一家市场的摊位前购买蔬菜、禽肉蛋、豆制品等。“我每天只买两顿的食材。这样既避免浪费,又能保证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
年轻人空闲时间不多,很难做到每天出门买菜,有些干脆通过手机软件购买食材。“生鲜电商出售的食材琳琅满目,有些价格很实惠,一时挑花了眼,很容易就买多了,造成浪费”。在上海市区工作的白领刘忠说,自己每次网购都预先设置预算,限定种类和总价。
“要杜绝浪费食物,首先要做到‘吃多少,买多少’,但要完全落实很难。”何大妈说。记者在几家超市、菜场走访后发现,商家定价都以鼓励消费者多买为出发点。“买得越多,单价越便宜,但如果买回家吃不完,扔掉浪费,吃掉又闹肚子,实际上是亏了。”这笔账,像何大妈这样勤俭持家的主妇算得很清楚。
——吃多少做多少,舌尖上防浪费。
天平、量杯、电子秤、刻度勺……王萍家的厨房看上去像个实验室。多少米要下锅?炒多少肉?今早煮几个鸡蛋?王萍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每次做饭都要根据人数计算食材用量,添加的油、盐、糖甚至精确到克。在她看来,在家做饭,宁少毋多,“每餐清淡饮食、只吃七八分饱最健康”。
在家庭人数较少的情况下推动厨房设备小型化,不但配合了食材的减省,而且还能提高加热效率、节约能源。烘焙爱好者张鹏说,电商平台上的常用食材都不贵,不少年轻人把制作美食作为消遣,购买、消耗都大手大脚,但制成的菜肴、糕点分量大且难以长期保存,很容易造成浪费。“传统的烘焙设备体积大,适合餐厅、西点铺、面包房等批量制作的需要。厨艺是练出来的,但练的时候最好使用小炒锅、小蒸锅、迷你烤箱、轻型揉面机等,一次少做点,实在吃不完,也可以送给亲朋好友,或者请他们来品尝。”
——剩饭菜保存好,储存上防浪费。
如果食材买多了,或是烹制食物时做多了,该如何避免浪费?办法有很多:隔夜饭做成炒饭味更香、鸡架鸭架煲汤喝、剩菜和米饭可以做成烩饭、炒过的调料重复用……心灵手巧的妈妈们总有办法把上一顿的残羹剩饭变成下一餐的佳肴美馔。
“实在吃不完,主食肉食可以剩,但绿色蔬菜一定要吃干净,如果下一顿再吃,会产生有毒物质。”何大妈说,饭菜做多了,就要尽可能先吃掉不耐储存的,对于冰箱里各种食材的保质期,也要做到心中有数:“蔬菜不隔夜;乳制品、豆制品保质期短,要尽快消耗;水果如果切开,要裹紧保鲜膜储存,并且尽快吃完;腌制品、冻肉、冻水产最耐放,可以慢慢吃。同一类型的食物,旧的没吃完,绝不买新的。”
——倡导节俭家风,观念上防浪费。
节约食物的方法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形成观念。在观念养成上,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拥有优秀家风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培养勤俭持家、节约食物的好习惯,杜绝餐饮浪费行为,关键是要从娃娃抓起,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家庭成员的节俭教育。
在王萍看来,培育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家风,就必须使全家人形成统一的认识,靠家规的约束养成习惯。“在我家,米饭盛多少必须吃多少,否则就罚禁食一餐。父母以身作则,孩子就会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王萍说,在他们夫妻的节俭教育下,两个孩子如今也有样学样,还把好习惯带到了学校,因为吃饭“光盘”多次得到表扬。
汪文正
上一篇: 山东对“新官不理旧账”违约毁约行为说不
下一篇: 致敬!那些“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战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