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成都文...
6月27日—29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为主题亮相第二十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多维度展示推介成都暑期旅游精品线路、经典场景和精彩活动,向全世界发出热情邀约,诚邀广大游...
-
北京入境游强劲复苏 文旅创新打造国际消费高地
■核心数据:截至5月27日,北京口岸出入境突破800万人次,同比增22.1%。五一假期接待入境游客10.4万人次(+42.4%),消费达11.3亿元。 ■现象级体验:外国游客形成"皇城打卡+市井生活"双线玩法,中轴线沉浸式汉...
-
如何在南宁选择房产中介
在南宁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的今天,选择一个靠谱的房产中介对于购房者和租房者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房产中介不仅能提供优质的房源,还能在整个交易或租赁过程中给予专业的指导和贴心的服务,确保用户体验良好。...
财经
-
郝慧珍抖音首播,追剧讲法科普法律知识
近期针对女性的恶性事件频发,“N号房事件”、“四川女子被家暴长达16年”等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同时也引起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郝慧珍律师的关注。4月10日晚,郝律师做客抖音直播间围绕电视剧《安家》中的剧情向网友...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郭守敬望远镜晒年度“成绩单” 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不断刷新
发布时间:2020/04/21 新闻 浏览:330
郭守敬望远镜晒年度“成绩单”
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不断刷新
2019年11月28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的一项重大发现。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并提供了一种利用LAMOST巡天优势寻找黑洞的新方法。新华社供图
郭守敬望远镜先导巡天和低分辨率巡天前7年天区覆盖图,下图为该望远镜中分辨率光谱巡天第一年天区覆盖图。国家天文台供图
“中国望远镜发现了目前银河系中自转最快恒星”“郭守敬望远镜迎来新发现”“郭守敬望远镜,又立功了”“银河系自转最快恒星来了,距太阳大约3万光年”……
随着最新一则科研成果的发布,我国自主研制、世界口径最大的光谱巡天望远镜——LAMOST(郭守敬望远镜)再次走进公众视野。这一次人们所聚焦的天文关键词是恒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李广伟借助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一颗目前银河系自转速度最快的恒星,并将其正式命名编号为LAMOST J040643.69+542347.8。这颗恒星的自转速度,约为540千米每秒,比目前银河系中自转速度第二快的恒星约快100千米每秒。
按照李广伟的分析,这是一颗非常热的大质量恒星,结合欧洲空间局盖亚空间望远镜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这颗银河系迄今自转最快恒星位于银河系的外旋臂上,距太阳大约3万光年。
在他看来,这颗恒星正以约120千米每秒的速度离开它目前所在地,表明该恒星可能起源于双星作用,由于主星在演化后期星体膨胀,导致其开始吸积主星物质,从而自转加快,最后由于主星作为超新星爆炸,该恒星被抛出。
这并非郭守敬望远镜第一次贡献“恒星”力量。去年,中国天文学家借助它所发现的“恒星级最大黑洞”就引发众多关注。
那是一颗7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级黑洞,超过理论预言的恒星级黑洞的质量上限。这一成果开创了搜寻恒星级黑洞的新方法,甚至对现有的恒星理论提出挑战。
前不久,这个“中国造”望远镜晒起了2019年度科研“成绩单”,“发现恒星级黑洞”等11项代表性成果榜上有名。这其中值得重温的是,天文学家利用郭守敬望远镜光谱,验证只有30%的类太阳恒星周围存在“超级地球”,这意味着,太阳系不存在“超级地球”属于正常现象。
此外,郭守敬望远镜还首次在银河系中发现低镁的快中子俘获过程元素超丰恒星,开创用化学DNA识别银河系中“星系际移民”的新方法;在银河系晕中发现40余个子结构,第一次得到银河系晕中大样本子结构的六维参数信息,精确展现出银河系现在的结构及过去的吸积历史。
说起来,郭守敬望远镜已经有10多年的探测历史了。2001年这个备受期待的望远镜工程开建,2008年落成,2009年通过国家验收。按照验收专家的说法,郭守敬望远镜突破了天文望远镜大视场与大口径难以兼得的难题,是国际上当之无愧的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
2018年6月,郭守敬望远镜巡天获取光谱数首次超千万量级,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取光谱数超千万的光谱巡天项目。前不久,郭守敬望远镜光谱总数达1448万条的数据集,正式对国内天文学家和国际合作者发布。
来自中科院国家天文台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的数据显示,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比利时、丹麦等国家和地区的141家科研机构和大学的937位用户,正在利用郭守敬望远镜数据开展研究工作。目前,这个国之重器的巡天已经进入中、低分辨率同步观测的新时代,天文学家将基于郭守敬望远镜千万光谱不断刷新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