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commer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99岁“拙匠”的一往情深

新闻

数字化赋能餐饮业:流浪泡泡9月上线全链路管理系统 数字化赋能餐饮业:流浪泡泡9月上线全链路管理系统

2025年8月21日,在武汉汉口喜来登大酒店举行的发布会上,在流浪泡泡品牌发布会上,企业宣布将于9月正式...

  • “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成都文...

    6月27日—29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为主题亮相第二十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多维度展示推介成都暑期旅游精品线路、经典场景和精彩活动,向全世界发出热情邀约,诚邀广大游...

  • 北京入境游强劲复苏 文旅创新打造国际消费高地

    ■核心数据:截至5月27日,北京口岸出入境突破800万人次,同比增22.1%。五一假期接待入境游客10.4万人次(+42.4%),消费达11.3亿元。 ■现象级体验:外国游客形成"皇城打卡+市井生活"双线玩法,中轴线沉浸式汉...

  • 如何在南宁选择房产中介

    在南宁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的今天,选择一个靠谱的房产中介对于购房者和租房者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房产中介不仅能提供优质的房源,还能在整个交易或租赁过程中给予专业的指导和贴心的服务,确保用户体验良好。...

财经

大兴机场迎今年第二批转场,增加误走服务,免费申请改签 大兴机场迎今年第二批转场,增加误走服务,免费申...

随着南航CZ8847航班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起飞前往成都,大兴机场2020年第二批转场工作正式启动,并拉开了...

  • 郝慧珍抖音首播,追剧讲法科普法律知识

    近期针对女性的恶性事件频发,“N号房事件”、“四川女子被家暴长达16年”等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同时也引起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郝慧珍律师的关注。4月10日晚,郝律师做客抖音直播间围绕电视剧《安家》中的剧情向网友...

商业

Candy Club益智小游戏Hilo猜大小,玩家胜率97%! Candy Club益智小游戏Hilo猜大小,玩家胜率97%!

Hilo猜大小是Candy Club平台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也是玩家胜率最高的一款益智小游戏。此游戏操作容易规...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99岁“拙匠”的一往情深

发布时间:2021/04/01 商业 浏览:307

来源标题:99岁“拙匠”的一往情深

吴良镛先生在展览开幕现场发言。 王建一摄

观众在展览现场仔细观看展品。 本报记者 耿诺摄

1946年就协助梁思成先生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75年不断教书育人研究;从菊儿胡同项目改造到起草《北京宪章》,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参与北京规划、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他对北京一往情深,为了这座伟大城市的历史文脉的承续与延伸呕心沥血。

这位享誉世界的中国建筑和规划大师、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如今已经99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庆典来临之际,昨天,“国匠:吴良镛学术成就展”开幕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大量出自吴老之手的手绘作品、文件手稿亮相,北京城市发展的路径也跃然纸上。

从“类四合院”到菊儿胡同

在一间影音室的投影屏上,一帧一帧地显示着北京老城一角的变化——从小平房占道、屋顶几欲塌陷的危房大杂院,到青砖粉墙灰瓦、形制规整的围合式小区。投影上的光映到了吴老的脸上,映出了和40年前一样的神色。

屏幕上呈现的,是在规划界、建筑界享誉内外的菊儿胡同新四合院项目。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影响最广的城镇化。当时,世界上并没有现成的理论适用于中国,而吴老建立起人居环境科学这一学科,填补了中国城镇化建设基础理论的空白。菊儿胡同是理论落地的项目之一,在这里,他结合单元楼与合院建筑的特点、创造出一种混合了里巷、院落、空间的“类四合院”旧城居住建筑模式,并提出“有机更新”这个如今家喻户晓的词。

站在制高点上俯拍菊儿胡同,远处遥遥相望的是钟鼓楼。《说文》中称,“大钟谓之镛”。在那个城市飞速发展的年代,菊儿胡同项目一声定心。展出的菊儿胡同手稿和实际照片对比也显示出,老城居民仍旧在这里踏踏实实地住着,老城也得到了有机更新。

1992年,菊儿胡同项目在获得世界人居奖的同时,也获得了这样的评价:“开创了在北京旧城中进行城市更新的新途径”,“避免了大片拆除旧城住宅,并且探索了在历史城市中居民参与规划建设的新方法”。而在7年之后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担任科学委员会主席的吴良镛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起草了《北京宪章》。这份被公认为指导21世纪建筑发展重要文献的修订版手稿也作为展品亮相。

为京津冀协同埋下“火种”

“从院落细胞到胡同肌理,从长安街筋脉到中轴线脊柱,从跳出北京到京津冀协同。他的心脏无时不与北京的成长共振,他的想象无时不与北京的发展齐飞。”展览现场前言上这样一段话或许并不起眼,却为吴老对京津冀的规划研究成果引了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年轻的吴良镛曾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师生提出“北京市总体规划方案设想”,并画出了示意图——“旧城可以得到较为完善的保护,新区也可以得到有序的发展”。自1979年起,吴良镛便带队开展京津冀规划研究。

“要从京、津、唐地区区域规划角度考虑北京今后发展,从战略布局上控制城市规模。”这一设想,提于1980年。吴良镛表示,要从华北地区至少京、津、唐地区着眼,统一研究工业、城市、旅游、交通布局,以及整个地区水利、农林、能源等发展计划。“北京市职能繁多……如果从区域来考虑,路子就宽了,也活了。”

此后,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宏大主题,吴良镛一扎就是40多年。从规划“大北京”地区、建设世界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向双核心、多中心转变,再经“两轴两带多中心”布局结构、“一轴三带”发展构架到“四网协调”协同发展构想的形成,吴老一直是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理论研究的急先锋。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升级为我国三大国家战略之一。吴老带领团队把40多年的心血奉献给了京津冀,在国内率先开启了以空间战略协同发展为重点的区域规划新时代。

自称“拙匠”的老园丁

之所以进入清华,是因为一篇论文。1944年,21岁的吴良镛发表了一篇名为《释“阙”》的论文,引起梁思成先生关注。经过一段时间接触,一句来自梁思成先生的口头任命,以及随后寄来的、来自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的聘书,开启了吴良镛在清华的教学生涯。

“吴良镛先生是在清华大学工作75年的杰出教育家,是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和带头人,是理想坚定、爱国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吴先生胸怀祖国、心系人民、以祖国繁荣和人民幸福为己任,一生致力于城乡人居改善实践,为中国以及世界人居环境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城乡建设英才,是全校师生学习的楷模,向吴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开幕式上,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在致辞中说。

展览中的历史材料,一页一页激活了很多老规划师尘封的记忆。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大的时代,未来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激情。”在展览开幕式现场,著作等身的吴良镛院士仍自称“拙匠”,“愿与广大学人一道共勉,让我们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建设美好人居环境,共同奋斗。”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