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成都文...
6月27日—29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为主题亮相第二十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多维度展示推介成都暑期旅游精品线路、经典场景和精彩活动,向全世界发出热情邀约,诚邀广大游...
-
北京入境游强劲复苏 文旅创新打造国际消费高地
■核心数据:截至5月27日,北京口岸出入境突破800万人次,同比增22.1%。五一假期接待入境游客10.4万人次(+42.4%),消费达11.3亿元。 ■现象级体验:外国游客形成"皇城打卡+市井生活"双线玩法,中轴线沉浸式汉...
-
如何在南宁选择房产中介
在南宁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的今天,选择一个靠谱的房产中介对于购房者和租房者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房产中介不仅能提供优质的房源,还能在整个交易或租赁过程中给予专业的指导和贴心的服务,确保用户体验良好。...
财经
-
郝慧珍抖音首播,追剧讲法科普法律知识
近期针对女性的恶性事件频发,“N号房事件”、“四川女子被家暴长达16年”等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同时也引起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郝慧珍律师的关注。4月10日晚,郝律师做客抖音直播间围绕电视剧《安家》中的剧情向网友...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他们的生命在这里延续:北京市红十字会举办追思会致敬遗体捐献者
发布时间:2021/03/28 商业 浏览:353
来源标题:市红十字会举办追思会致敬遗体捐献者他们的生命在这里延续
27日,原北京妇产医院医生、97岁的齐明奶奶和女儿们手持鲜花,追思遗体捐赠者、原北京军区总医院医生、自己的老伴朱爷爷。 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有一群逝者,他们没有言语,却教会世人心存感恩。昨天,一场特别的生命追思会在北京长青生命纪念园举行,以表达对遗体捐献者的崇高敬意和无限思念。
生命纪念碑前,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师生和北京市红十字会志愿者、捐献者家属代表等150余人手捧寄托无限哀思的菊花,神情凝重,面向纪念碑,肃立、默哀。
纪念碑上描金镌刻着每一位遗体捐献者的名字,首都医科大学2018级护理学院学生王云宇的眼神迅速扫过,当看到“王军”两个字时,她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泪水夺眶而出。父亲是2020年12月打工时意外去世的,匆忙赶回天津老家的王云宇没能见他最后一眼。考虑再三后,她向学校提出申请,希望能将父亲的遗体捐给医学事业。
“父亲活着的时候,我就跟他提过很多次,说未来去世后会捐献自己的遗体。这次,是我帮他做出了这个决定。”王云宇说,之前遇到什么伤心难过的事情,父亲总会一个人扛着,这次将遗体捐给首都医科大学,也同样是在守护着自己。
看着身旁站着这么多的遗体捐献者家属,听他们讲述亲人催人奋进的故事,王云宇的心里暖暖的。“现在,他既是我的父亲,也是我的大体老师,他不光在为我一个人付出,也在为更多人奉献自己的生命。”
遗体捐献者家属朱女士将一捧菊花虔诚地摆放在纪念碑前,她抬起头,默默凝望着纪念碑上那个熟悉的名字。母亲王敏生前是解放军总医院的药剂师,干了七十多年的医务工作者,在临终前签下名字,把遗体捐献给首都医科大学。
朱女士的家庭,一多半人都在从事医药工作,她清楚地记得,一天晚上,妈妈把家人叫到身边,“母亲说,虽然现在捐献遗体的人越来越多,但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人的生死是自然规律,能为医学事业做出贡献,就是生命的再一次延续,不管是自然死亡还是遇到什么意外伤害,都一定要帮助她完成心愿。”
母亲活到了97岁,朱女士回忆,弥留之际她的身体状态已经非常不好,但还是挂念着这个事情。签字的时候,她强力支撑着身体,一笔一划亲自签下了名字,这让自己非常震撼,“母亲这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
仪式尾声,全体人员再次向生命纪念碑深深的三鞠躬,并敬献鲜花。自1999年北京市红十字会开展人体遗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来,截至“十三五”末,共计27000余人报名志愿捐献遗体,3560人实现了遗体捐献;69356人报名志愿捐献器官,2512人完成了器官捐献。仅2020年一年,就完成了265例遗体捐赠,完成521例器官捐献。北京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宋永红介绍,为了更好宣传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的崇高行为,鼓励更多人加入志愿捐献的行列,北京市红十字会已上线了全新的遗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网页。
上一篇: 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二○二一朝阳时尚峰会举办
下一篇: 首个祭扫高峰日21.19万市民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