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北京入境游强劲复苏 文旅创新打造国际消费高地
■核心数据:截至5月27日,北京口岸出入境突破800万人次,同比增22.1%。五一假期接待入境游客10.4万人次(+42.4%),消费达11.3亿元。 ■现象级体验:外国游客形成"皇城打卡+市井生活"双线玩法,中轴线沉浸式汉...
-
如何在南宁选择房产中介
在南宁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的今天,选择一个靠谱的房产中介对于购房者和租房者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房产中介不仅能提供优质的房源,还能在整个交易或租赁过程中给予专业的指导和贴心的服务,确保用户体验良好。...
-
市场地位证明:中音阶梯,中国高端音乐艺考培训机...
引言:音乐艺考培训主要面向有志于音乐专业学习的学生群体,帮助学生顺利通过音乐艺考,成功进入理想的音乐学院或艺术院校,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和专业的指导,培训课程涵盖...
财经
-
郝慧珍抖音首播,追剧讲法科普法律知识
近期针对女性的恶性事件频发,“N号房事件”、“四川女子被家暴长达16年”等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同时也引起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郝慧珍律师的关注。4月10日晚,郝律师做客抖音直播间围绕电视剧《安家》中的剧情向网友...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聚焦产业扶贫实现共赢发展 北京市国资委系列调研报道之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2018/09/19 中国 浏览:695
2018年9月18日,近日,换上京和公司工作服,和田市的维族姑娘米尔古丽走进制品车间,坐在工位上熟练地操作起来。作为车间的“工资状元”, 订单高峰时期,她的计件工资达到过6000多元。从一个无一技之长的农村姑娘,到如今的熟练掌握纺织工艺的产业工人,米尔古丽的变化是许多北京市管企业产业扶贫项目亲历者的真实写照。距离和田市4000公里的北京市的一条普通公交线路上,密云区大城子镇南沟村红肖梨、蜜梨、核桃、板栗等农产品登上车载媒体和灯箱广告。作为本市54个低收入村的代表之一,北京公交集团将帮扶工作落实到村域实体产业的支持上。精准扶贫的核心在于让贫困人口脱贫不返贫,而产业扶贫成为精准扶贫最有效的手段,市管企业聚焦产业扶贫,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实现区域脱贫与企业转型的共赢发展。
坚持首善标准 开展产业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
北京市扶贫协作工作共涉及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河北、河南、湖北共7个省区89个县级地区。北京自身还要解决234个低收入村“脱低”攻坚战。
市委书记蔡奇要求,按照首善标准、立标杆、作示范,全力助推受援地打赢脱贫攻坚战。
无论是京外7省区还是京内的低收入村,市国资委系统都严格按照产业扶贫的原则开展相关工作,而51家市管企业结对帮扶54个低收入村也已经全面展开。
市国资委党委将产业扶贫作为全系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核心和重要抓手,通过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同时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贵林等委领导先后带队前往7省区帮扶地实地了解市管企业精准扶贫相关工作情况。在与援疆企业代表座谈时,张贵林要求,坚持首善标准,做好援疆项目建设,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百姓致富,充分与“精准扶贫”相对接。阿克恰勒乡尕宗村位于和田市东北方向,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6户281人,北京住总第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筹资20余万元,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村中建设面积500余平方米宽敞明亮的门面房,解决了部分贫困村民的就业问题,
对新疆的精准扶贫标准也成为所有市管企业产业扶贫的标准。到内蒙古自治区调研时,张贵林一行抵达呼和浩特后便马不停蹄地直奔调研企业了解产业扶贫工作,他说:“市管企业要通过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产业链整体输出,为精准扶贫提供了完善的工作体系。”
京外扶贫的同时,市管企业不忘京内的低收入村。今年5月,市国资委系统全面启动“一企一村”对接工作。市国资委党委出台了《北京市管企业结对帮扶低收入村“一企一村”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了对54个低收入村“脱低”工作的制度要求和措施保障。
确保精准对接 落地成效显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要真扶贫、扶真贫。市管企业围绕产业扶贫工作动作快、落点实、成效大。
2018年,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月盛斋公司在内蒙古正镶白旗建立以饲料种植、肉牛养殖 、活畜储备、肉牛加工为方向的的现代畜牧产业园。一期项目预计今年10月初投产,可解决就业120人,其中贫困人口50人,吸纳专业养殖户382户、800人;二期项目建成达产后,帮扶星耀镇、宝力根陶海苏木33个嘎查村148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395贫困人口脱贫。
北京时尚控股公司下属的京和公司作为第一个在新疆落户的高端技术产业用纺织品企业,吸纳当地近千人就业,改写了和田地区单个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不超过5000万的历史。该企业从2016年8月投资建设至今,已完成投资2亿元,实现销售3.5亿元,实现利税2396万元。目前公司为600多名维族员工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182人来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企业员工月平均工资3019元,基本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精准扶贫绝不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集合,而是依托产业升级,在精准扶贫的同时推动企业转型。
北京城建集团极星农业科技园引进世界领先水平现代化设施的农业园区,并通过支付农民土地租金的形式使当地村民每年获得135万元收益,解决当地百余名低收入农民就业,平均年增收约3万元,待科技园项目二期建设及运营后,还将带动300到400名当地低收入农民的就业,未来这里将以农业科普课堂等形式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北京金隅集团帮扶房山区石板台村时,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产业帮扶的落脚点,促成了石板台村纳入青湖片高端民宿旅游开发项目和休闲农园建设项目。预计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70余万元,低收入人员每年可增加工资性收入8000余元。项目正常运行以后,还可为村内低收入农户提供50余个长期就业的岗位。目前,133个建档立卡低收入户中已有111户实现脱低,脱低率达到85.38%。
真金白银帮扶 实现长远脱贫
经过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2016—2017年,全系统19家一级企业在京外7省区累计完成精准扶贫和产业协作项目投资额120.9亿元,预计带动当地就业1.27万人。今年上半年,市国资委系统京外精准扶贫和产业协作新增投资10.9亿元,将吸纳当地就业人口1.7万人。
与此同时,受援地也积极响应市国资委关于产业援助的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河北省保定市等多个受援地党政主要负责人带队来京与市国资委商讨精准扶贫工作,并建立了长期沟通机制,推动精准扶贫持续发力。
产业扶贫也在7省区遍地开花。截至目前,全系统有20家市管企业在河北省开展光伏发电、食品加工、冷链物流、智能制造、产业转移、蔬菜生产、环境改造等251个扶贫项目,吸纳当地24000余人就业。京能集团等9家市管企业在内蒙古开展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热力发电、食品加工、畜牧生产、基础设施等90个扶贫项目,吸纳当地5000余人就业。有11家市管企业在新疆开展特色农产品、纺织加工、基础设施等28个扶贫项目,吸纳当地915人就业。有4家市管企业在西藏开展光伏发电、商贸交流、牲畜品种改良等8个扶贫项目,使当地一批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路。
如今,南沟村的特色农产品已经走上了许多北京百姓的餐桌,这得益于“一企一村”的帮扶成果;京能集团内蒙古乐盛公司是国内大型燃煤机组,首次实行冷、热、电三联供,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这家清洁能源企业依然为呼和浩特提供者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