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成都文...
6月27日—29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为主题亮相第二十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多维度展示推介成都暑期旅游精品线路、经典场景和精彩活动,向全世界发出热情邀约,诚邀广大游...
-
北京入境游强劲复苏 文旅创新打造国际消费高地
■核心数据:截至5月27日,北京口岸出入境突破800万人次,同比增22.1%。五一假期接待入境游客10.4万人次(+42.4%),消费达11.3亿元。 ■现象级体验:外国游客形成"皇城打卡+市井生活"双线玩法,中轴线沉浸式汉...
-
如何在南宁选择房产中介
在南宁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的今天,选择一个靠谱的房产中介对于购房者和租房者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房产中介不仅能提供优质的房源,还能在整个交易或租赁过程中给予专业的指导和贴心的服务,确保用户体验良好。...
财经
-
郝慧珍抖音首播,追剧讲法科普法律知识
近期针对女性的恶性事件频发,“N号房事件”、“四川女子被家暴长达16年”等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同时也引起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郝慧珍律师的关注。4月10日晚,郝律师做客抖音直播间围绕电视剧《安家》中的剧情向网友...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武汉:从疫情“风暴眼”到“目前全国最安全城市”
发布时间:2020/04/21 新闻 浏览:749
从疫情“风暴眼”到“目前全国最安全城市”
武汉,拼出来的低风险绿色家园
4月12日,天气晴好,高温下,东西湖区常青花园三社区四区出入口,疫情防控不放松 记者刘斌 摄
武汉,低风险!4月18日,经最新疫情风险等级评估,武汉市城区整体降为低风险。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无确诊病例或连续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即为低风险地区。
自此,湖北乃至全国的疫情风险地图上,拼上了武汉这一块至关重要的“绿色拼图”。这是武汉保卫战的历史性时刻,是全国疫情防控斗争的标志性事件。
从高风险的红色,到中风险的黄色,再到低风险的绿色;从全国疫情“风暴眼”到院士、专家眼中的“目前全国最安全城市”,背后是英雄的武汉和武汉人民历时近三个月的英勇奋斗、咬牙坚守。
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为人民而战,也正是依靠任何艰难险阻都压不垮的人民群众的力量,拼出了这片疫情低风险的绿色家园。
人民至上:不惜代价、不计得失,
为了人民生命健康,收治隔离与时间赛跑
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这一天,武汉新增确诊病例70例,累计确诊495例。
传染病主要通过人与人的接触传播,只有将患者集中收治、隔离治疗,才能阻断疫情蔓延,才有可能实现“无新增”。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1月下旬武汉积极筹措床位,通过增设定点医院、修建方舱和建立集中隔离点,努力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隔尽隔。
武汉市肺科医院经过6次改造,提供床位300多张;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拿出了2000张床位,民营医院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主动请缨,提前开业,筹集1060张床位;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星夜抢建,共提供2500张床位……
到2月份,武汉定点医院从最初第一批2家,快速增加到第五批48家。加上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快速建成,全市30多天内医疗机构筹集了2.6万张床位。
2月3日起,武汉先后建成16家方舱医院,外地援汉医务人员紧急入驻,数以万计的床铺、数百种生活物资,从四面八方送来前方,“人等床”扭转为“床等人”。
尤其是方舱医院运转的35天内,1.2万名轻症病人得到有效治疗,这对于控制疫情扩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学隔离点,也成为阻断家庭传播的关键一环。全市各城区把具备水电气和清洁排污条件的宾馆、酒店、党校、学校,迅速改造为集中隔离点。到后期,全市筹集了7万张隔离点床位。
在疫情防控中,老年人是“脆弱”群体,加上各种类型的基础性疾病,很容易被感染并成为危重症病人。但经过全力收治,很多高龄患者得到康复、健康老人受到保护。
2月29日,湖北首次发布疫情风险等级评估报告,武汉处在高风险行列。到3月18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0,新增疑似病例0,达成里程碑意义的转折。3月24日,武汉疫情风险评级调至中风险。
为了让无症状感染者得以尽早治疗,避免向确诊病例转化,4月1日起,全市开始进行全面的核酸检测,累计为数十万市民进行了核酸检测。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下半场”,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学,武汉提出,继续针对重点人群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其他人群“愿检尽检”,降低疫情反弹风险。至4月17日,我市无症状感染者无一人转为确诊。
在这次史无前例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人民群众从总体到个体的生命安全健康都被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
人民伟力:“疫情当前,何以为战,我们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彼此”
离汉通道关闭后,武汉7000个小区、住在其中的千万市民,一下子站到了疫情防控一线。
2月2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首次突破四位数,达到1033例。这座城市成为全国抗疫的决胜之地。从中旬开始,防控措施再一步升级,到2月14日,全市各小区完全封闭。
为了阻隔疫情传播,降低人们的感染风险,武汉全城像打仗一样,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发起进攻。为了快速推进五个“百分之百”,1.8万名社区工作者、4.86万下沉干部在寒风中坚守,24小时不间断。
在各级党员、干部带动下,5万余名志愿者戴上口罩、穿上红马甲挺身而出,用志愿服务温暖人心,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防线。
千万人的生活保障,也由社区干部、下沉干部和广大志愿者们承担起来。守门人、团购员、购药专员……他们在不同的角色频繁转换,奔波在社区服务“最后100米”路途中。居民需要什么,他们就去做什么,“疫情当前,何以为战,我们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彼此”。
如何让象征疫情高风险的红色变绿,武汉市采取了分区分级防控的创新行动。3月1日,武汉制定下发无疫情小区、社区、村(大队)、街道(乡镇)、城区创建办法,分层级推进无疫情创建工作,把社区防控的阵地守得更牢。
在人民群众共同的努力和坚守中,到了3月18日,全市无疫情小区超80%、无疫情社区超40%,无疫情村超95%,疫情防控形势呈现积极向好态势。
3月24日,武汉疫情风险评级已调至中风险。4月8日,是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的日子,此时武汉仍为中风险地区。
但春天来了,绿色的希望也发芽了。春日暖阳中,无疫情小区里,居民们有序下楼活动,有的小区设置了临时小菜场,居民们的生活物资采购选择更多了。
英雄气概:“不动就是行动”,顽强坚守、连续作战,有了疫情防控的一天天向好
“一夜之间,大家都配合宅在家里不出门,武汉市民通过缩小自己的活动空间,阻断了疫情输出。”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社区防控组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既是物质力量的较量,也是精神意志的比拼。英雄的武汉人民,在与病魔短兵相接中,展现出不被困难压垮的英雄气概。
从高风险到低风险,推动人民战争取得关键战果的力量,当属全城“宅家”的市民。每扇紧闭的门窗背后,都是特殊的战斗;居家不出,就是一种无声的奉献与付出。
“旁观非我风格,居家也能助仗。”六旬市民王志华创作了诗歌《人人都是斗士》,激励自我也鼓舞他人,“我没有办法到一线分忧,但是把自己守紧管好,不给社会添堵,也就是为战疫做贡献”。
在这一段时光中,像王志华这样的千万武汉人以“不动就是行动”的坚守,以“闷死病毒”的坚韧,阻断病毒传染源,有了疫情防控的一天天向好。
一个个无疫情小区、社区、村(大队)、街道的创建,让武汉疫情防控“积小胜为大胜”。
4月18日,武汉市疫情风险等级整体降为低风险。这一天,在户部巷社区入口处,“全副武装”的志愿者对进出人员逐一扫健康码,测量体温;在江岸区后湖街道竹叶苑小区,居民驾车出门买菜要持“当日通行证”,2小时内必须返回。
武汉市民深深知道,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社区防控仍然至关重要。非必要不外出,“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仍是我们的“标配”,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记者刘晨玮 黄琪 肖娟 武叶 李冀
上一篇: 死生事大!今天,我们如何和孩子讲生与死? 下一篇: 武汉全面恢复办理各类户口事项
发布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