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北京入境游强劲复苏 文旅创新打造国际消费高地
■核心数据:截至5月27日,北京口岸出入境突破800万人次,同比增22.1%。五一假期接待入境游客10.4万人次(+42.4%),消费达11.3亿元。 ■现象级体验:外国游客形成"皇城打卡+市井生活"双线玩法,中轴线沉浸式汉...
-
如何在南宁选择房产中介
在南宁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的今天,选择一个靠谱的房产中介对于购房者和租房者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房产中介不仅能提供优质的房源,还能在整个交易或租赁过程中给予专业的指导和贴心的服务,确保用户体验良好。...
-
市场地位证明:中音阶梯,中国高端音乐艺考培训机...
引言:音乐艺考培训主要面向有志于音乐专业学习的学生群体,帮助学生顺利通过音乐艺考,成功进入理想的音乐学院或艺术院校,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和专业的指导,培训课程涵盖...
财经
-
郝慧珍抖音首播,追剧讲法科普法律知识
近期针对女性的恶性事件频发,“N号房事件”、“四川女子被家暴长达16年”等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同时也引起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郝慧珍律师的关注。4月10日晚,郝律师做客抖音直播间围绕电视剧《安家》中的剧情向网友...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市政协建言资政会全球召开,相隔万里“面对面”建言老城保护
发布时间:2019/05/09 新闻 浏览:867
从北京到香港、澳门,从新加坡到英国、法国,从比利时到意大利,从德国到荷兰、葡萄牙……
昨天下午,一场以“老城保护利用与有机更新”为主题的市政协建言资政会“同时”在全球多地召开。来自港澳台地区和海外的近50位市政协港澳委员和港澳台侨工作顾问从全球各地登录网络议政系统,开展远程协商交流,为“老城保护利用”注入国际视角。与会人员建议,应立法保障老城保护和更新,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将部分彩票收入用于文保等方式保障资金长期投入。
市政协主席吉林说,做好老城保护利用和有机更新是北京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需要汲取世界各地先进经验。此次建言资政会充分发挥市政协港澳委员和港澳台侨工作顾问视野广阔的优势,并通过网络议政的形式,使相隔万里的大家实现了“面对面”的线上交流,大大提高了协商效率。
老城保护需要立法保障
资政会中,诸多港澳委员、港澳台侨工作顾问纷纷介绍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立法层面保护老城的经验,并呼吁加强立法工作促进老城保护利用与有机更新。比如,澳门特区政府2014年通过《文化遗产保护法》,文化局以该法律作为依据履行法律赋予的职权,发出文化遗产范畴内具约束力的意见,开展《澳门历史城区保护及管理计划》等相关工作。在英国有完善的立法为旧城保护与改造提供法律支撑,在历史风貌保护区内,一砖一瓦的维修都需要事先向政府报告,批准后方可实施。意大利对旧城区文物古迹实行“整体保护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条款早已被写进宪法。
多渠道保障改造资金
老城保护和更新,钱从哪里来?据介绍,在德国,旧城改造资金来源主要是由政府部门设立专项基金,是历史遗产保护资金的主要来源,还有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和国有保护项目改造的投入、私人遗产保护的补贴等,凡企业投资到古建筑的保护项目都可免税或减税。在法国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修缮可以享受国家补贴,政府规定文物建筑的维修必须经国家有关部委同意,维修费用的50%由国家补助。与会人员建议设立老城保护与城市更新基金,为北京市城市更新项目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
港澳台侨工作顾问毛大庆也认为,城市更新尤其是特大城市的城市更新,需要借助共享经济的力量,共享经济能够为地区空间资源再利用、产业创新和社区融合带来积极影响。
设立专门机构保育历史建筑
市政协港澳委员黄永光表示,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中,由政府提供历史建筑,非牟利机构可以采用适当的商业运营,而运营盈余则投放在同一个项目,确保可持续推行,发挥建筑物的历史价值,小区民众都受惠。北京可以借鉴香港这一计划,设立“保育历史建筑基金”,成立由政府和非政府专家组成的保育历史建筑咨询委员会,让来自不同范畴和专业界别的人士参加,负责找寻适合活化再利用的文物建筑,负责评审和监察活化计划的申请、项目运作。
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同时,让传统建筑有新功能,在保存修复历史建筑风貌的同时,注入商业管理和时尚元素,为文化古城注入新活力,实现保护和利用的双赢。
老城更新体现居民主导
市政协港澳委员叶祖达认为,北京城市发展已进入减量发展阶段,城市更新不单是建设用地规划,而是一项“有机”的民生工程。城市有机更新的内容首要是社区的更新,环境改善、空间和硬件只是载体,不能片面追求平面构图、空间形态完美,应更多地反映城市更新的民生目的,避免导致很多规划方案“可看而不可用”。
城市有机更新应是地方居民高度参与、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过程,而不应像传统的建设项目有明确的“竣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