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成都文...
6月27日—29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迎世运 游成都——当夏,到成都街头走一走”为主题亮相第二十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多维度展示推介成都暑期旅游精品线路、经典场景和精彩活动,向全世界发出热情邀约,诚邀广大游...
-
北京入境游强劲复苏 文旅创新打造国际消费高地
■核心数据:截至5月27日,北京口岸出入境突破800万人次,同比增22.1%。五一假期接待入境游客10.4万人次(+42.4%),消费达11.3亿元。 ■现象级体验:外国游客形成"皇城打卡+市井生活"双线玩法,中轴线沉浸式汉...
-
如何在南宁选择房产中介
在南宁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的今天,选择一个靠谱的房产中介对于购房者和租房者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房产中介不仅能提供优质的房源,还能在整个交易或租赁过程中给予专业的指导和贴心的服务,确保用户体验良好。...
财经
-
郝慧珍抖音首播,追剧讲法科普法律知识
近期针对女性的恶性事件频发,“N号房事件”、“四川女子被家暴长达16年”等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同时也引起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郝慧珍律师的关注。4月10日晚,郝律师做客抖音直播间围绕电视剧《安家》中的剧情向网友...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参观中国农大“种子”展览 12个传统农耕村落令小记者“开眼”
发布时间:2021/05/12 商业 浏览:375
来源标题:12个传统农耕村落令小记者“开眼”
农作物的种子是从哪来的?为什么小麦穗外面有很多又硬又长的麦芒?近日,北京青年报旗下教育公众号“教育圆桌”的小记者们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参观该校主办的“播厥百谷,藏种于民”——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列展览“种子”。面对以中国农耕文明和种子为主题的众多展品,小记者们提出了很多问题。
该展览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农民种子网络和中国农业博物馆协办,用摄影作品与实物相结合,以“种子”为主线,将“天地自然”“种子孕育”“种食生计”“种子传播”“多元生机”等不同专题串联起来,展示了农人与土地、种子的生命故事所蕴含的文化力量。
农业种植和种子传承的话题离北京小学生的生活很远,但圆桌小记者们依然兴趣浓厚。在农民种子网络协调员、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张艳艳的讲解下,小记者们仔细观看了来自内蒙古敖汉旗、有8000年历史的小米种子及在收割季节刚离开地头的来自丽江石头城的小麦穗、中国各地的社区种子库分布图……大家不停地用照相机和笔记本记录着。
从富饶江南的稻花香到青海高原的农牧生活方式,中国6省12个传统农耕村落的农业印记让小记者们大开眼界,也引出了他们的很多问题。参观结束后,小记者曹美萱向张艳艳老师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农民的种子是从哪来的?”“是我们的祖辈对种子进行驯化后,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这样的回答给小记者们带来小小的震撼后,引来了更多问题:种子如何驯化?什么叫种子休眠?山区农民播种后如何防止被动物偷吃掉?我在家里阳台上能种出小麦和大豆吗?为什么我们国家这么重视种业……在中国农业大学的校园里,五花八门的问题问出了小记者们对祖国农业和农耕文化传统的高度关注。
上一篇: “车轮上的党史课”让上班路更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