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北京入境游强劲复苏 文旅创新打造国际消费高地
■核心数据:截至5月27日,北京口岸出入境突破800万人次,同比增22.1%。五一假期接待入境游客10.4万人次(+42.4%),消费达11.3亿元。 ■现象级体验:外国游客形成"皇城打卡+市井生活"双线玩法,中轴线沉浸式汉...
-
如何在南宁选择房产中介
在南宁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的今天,选择一个靠谱的房产中介对于购房者和租房者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房产中介不仅能提供优质的房源,还能在整个交易或租赁过程中给予专业的指导和贴心的服务,确保用户体验良好。...
-
市场地位证明:中音阶梯,中国高端音乐艺考培训机...
引言:音乐艺考培训主要面向有志于音乐专业学习的学生群体,帮助学生顺利通过音乐艺考,成功进入理想的音乐学院或艺术院校,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和专业的指导,培训课程涵盖...
财经
-
郝慧珍抖音首播,追剧讲法科普法律知识
近期针对女性的恶性事件频发,“N号房事件”、“四川女子被家暴长达16年”等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同时也引起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郝慧珍律师的关注。4月10日晚,郝律师做客抖音直播间围绕电视剧《安家》中的剧情向网友...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市探索打造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
发布时间:2021/05/07 中国 浏览:395
来源标题:本市探索打造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
北京市总工会一份抽样调研显示,职工创新工作室正成为企事业单位创新创效活动和职工成长成才一个重要平台。本市将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在内部专业关联的职工创新工作室间,建立协同创新联盟,推进集约化发展。
被抽样的1633家职工创新工作室从成立至2020年8月,创新成果累计数量达到30597项。其中,获得各类科技奖励成果的占到近一半。1633家工作室累计完成创新成果转化14663项,转化率大约为48%,明显高于国内创新成果转化平均值,累计创造经济收益1772.21亿元,成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攻关站”和企业经营发展的“助推器”。
去年疫情期间,本市多条地铁线缩短发车间隔以勤拉快跑,十余条线路还“跑”进2分钟。每缩短一次列车间隔,都是信号系统的一次优化,杨才胜创新工作室就是改进地铁信号的“最强大脑”。在“领头雁”杨才胜的努力下,工作室研发的33项科研成果全部应用在北京地铁通信、信号、AFC系统领域,提高了轨道交通智能化水平。
赵郁工作室是北京首批职工创新工作室。作为一名汽车装调“把关人”,赵郁和团队在汽车综合检测与诊断、电器故障分析与排除等方面练就一身硬功夫,每一辆经他们手的汽车都合格地交到车主手上。在赵郁带领下,团队共完成攻关项目90余项,技术创新获奖1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超2500余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市总工会还启动名师带徒助推服务,工作室领军人亲自带徒弟,师父有了责任感,徒弟也获得了归属感,技艺绝活自然得到传承。
“电梯医生”陶建伟把在自己师父、全国劳动模范高占强那儿学来的“眼观、耳听、后背靠”的电梯安装绝活绝技全部传给了徒弟。他还为公司青年突击队量身定制中长期发展计划与“匠技”实施方案,这些年轻人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周转房等项目中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在调查的1633家工作室中,共有25380对师徒。方式虽然传统,却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从“亮一点”到“亮一片”,创新工作室已成为职工技能提升的“练兵场”。
进入新时代,创新工作室逐渐成为传播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窗口和新舞台。1633家工作室的1659名领军人中,有354人曾荣获省部级及以上荣誉,其中285人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劳模精神已经作为一种感召力和内动力,嵌入到工作室的日常工作中,成为工作室发展进步的力量之源。
为更好地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本市正逐步打造一支匠师队伍,以创新工作室领军人、大工匠、市以上劳模为主体打造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师队伍,为职工提供贴近生产一线、实操性强的专业性培训。同时,面对技术难题,创新工作室也不再是单打独斗,本市将探索打造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围绕北京产业转型升级、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依托区位优势,探索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工作室联盟,收集企业生产一线的难题,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科学研究和管理创新等活动。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在内部专业关联的职工创新工作室间,建立协同创新联盟,推进集约化发展。
上一篇: 北京:在高质量发展中赓续红色血脉
下一篇: “一把手走流程”带来25项涉税优化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