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北京入境游强劲复苏 文旅创新打造国际消费高地
■核心数据:截至5月27日,北京口岸出入境突破800万人次,同比增22.1%。五一假期接待入境游客10.4万人次(+42.4%),消费达11.3亿元。 ■现象级体验:外国游客形成"皇城打卡+市井生活"双线玩法,中轴线沉浸式汉...
-
如何在南宁选择房产中介
在南宁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的今天,选择一个靠谱的房产中介对于购房者和租房者来说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房产中介不仅能提供优质的房源,还能在整个交易或租赁过程中给予专业的指导和贴心的服务,确保用户体验良好。...
-
市场地位证明:中音阶梯,中国高端音乐艺考培训机...
引言:音乐艺考培训主要面向有志于音乐专业学习的学生群体,帮助学生顺利通过音乐艺考,成功进入理想的音乐学院或艺术院校,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和专业的指导,培训课程涵盖...
财经
-
郝慧珍抖音首播,追剧讲法科普法律知识
近期针对女性的恶性事件频发,“N号房事件”、“四川女子被家暴长达16年”等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同时也引起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郝慧珍律师的关注。4月10日晚,郝律师做客抖音直播间围绕电视剧《安家》中的剧情向网友...
商业
-
新民党中委李梓敬:腾出货柜码头土地建屋方案可取
香港新民党中委李梓敬于接受访问时表示,腾出货柜码头土地用作兴建房屋方案可取,建议先利用100公顷后勤用地「起楼」并不会影响码头运作,相对可较快增加房屋供应。继早前工联会黄国健于立法会提出「全方位增加土地...
北京同仁医院“光明行”助4万余白内障患者复明
发布时间:2021/04/20 商业 浏览:298
来源标题:光明行助4万余白内障患者复明
先后组织700多名医护人员、义诊和筛查病人10万余人次、使4万余名白内障患者重拾光明……长期以来,北京同仁医院充分发挥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重点学科优势,通过精湛的医疗技术切实帮扶特殊群体及弱势群体,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发起了一系列长期、系统的公益行动和为民服务项目,“光明行”就是其中之一。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光明行”公益项目可以追溯到1986年。当年,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成立,以北京同仁医院作为依托单位。2002年起,分别由该院韩德民教授与王宁利教授担任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在两届组长的带领下,我国防盲工作经历了两个重大转变:一是从防盲受援国成为了援助国,二是由帮扶、免费救治为主的“输血”模式转变为教育培训为主的“造血”模式。同仁医院作为组长单位,参与了我国沙眼防治、白内障扶贫等各类防盲项目,并且组织了许多科普、医疗、培训等各类公益活动。自2003年来,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整合全国防盲资源,启动了集流行病学调查、专业培训、医疗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光明行”活动,医疗队足迹遍及全国老少边穷及高原地区,帮助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北京同仁医院还组织其他专科优秀医疗资源,为当地百姓提供服务。比如,自2016年起,在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的带领下,同仁医院在甘肃环县开展了6次“光明行”活动。活动中,眼科、耳鼻喉头颈外科、心血管中心等科室都派出了医疗团队,为当地百姓免费提供筛查、治疗、手术等服务,累计完成776例白内障手术、儿童视力筛查194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义诊45人、心血管中心先心病筛查30人、建立5个培训基地、培训环县乡镇村的170多名全科医生。此外,北京同仁医院还通过手术带教、进修、远程医疗等举措提升当地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2008年“光明行”赴邻邦朝鲜、柬埔寨,首次跨出国门。此后医疗队还先后抵达蒙古国、老挝、越南、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家及地区。2010年起,“光明行”活动走入非洲,先后在津巴布韦、马拉维、赞比亚和莫桑比克等开展白内障复明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11月,北京同仁医院发起成立北京同仁张晓楼眼科公益基金会,这是北京市第一家眼科专项基金会。基金会在眼科的防盲治盲、健康教育、新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公益活动,比如同仁眼科专家走基层活动、新视界爱眼阳光行动等。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会、手术示教、为贫困地区师生免费眼部检查并赠送眼镜……一系列公益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受益。
据悉,在“光明行”活动中,先后组织近百批医疗队700多名医护人员奔赴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新疆、内蒙古、宁夏、山东、山西等地,义诊和筛查病人10万余人次,组织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使4万余名白内障患者重拾光明。同时,他们“授人以渔”,组织人才培训,培训当地骨干人才千余名,援建近10所眼科医院。
人物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王聪
愿意将眼科公益事业一直做下去
王聪是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2006年,作为一名刚刚进入同仁医院眼科工作3年的住院医生,王聪就积极投身于“光明行”及诸多眼科相关的公益活动,并一直坚持至今。从雪域高原到云贵川,从荒漠戈壁到东北的茂密林场,她跟随同仁眼科的公益之路越走越远,因为她只知道,跋山涉水再辛苦也要把同仁先进的技术送到需要的地方去,让更多人重见光明。
2017年,北京同仁张晓楼眼科公益基金会的“光明行”行动先后来到西藏日喀则和拉萨。为了不给当地医院添一点麻烦,出发前王聪需要自行准备手术用的所有医用耗材,包括联系超声乳化仪器、超乳针头、粘弹剂;购买人工晶体、灌注液;准备所有药品、鞋套、口罩、帽子、注射器、手术衣等,甚至是消毒用的棉签,无一遗漏。同时,五六十斤重的超声乳化机要自己扛上飞机,这是白内障手术的专用机器。那是王聪第一次上高原,她很是忐忑,担心自己出现高原反应,幸运的是,一开始她的高反并不严重。可是在经过一天的检查病人、解释病情、协调诸多事情之后,晚上回到酒店,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但她依然坚持了下来。
高原地区由于高寒缺氧、紫外线强等原因,白内障患病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当地百姓都特别信任我们,得知我们来了,患者排了很长很长的队伍。”尽管只有30个名额,但那天来了200多位患者。为了不让患者失望,只要来到现场的藏民都给检查,并给出明确的诊断,同时,医疗队为条件最贫困、病情最严重的30名患者做了免费白内障手术。
“藏民特别配合医生,对我们特别尊重。他们把眼睛交给我们就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王聪见证了一双双患者眼睛重见光明的样子,术后,当藏民们用自己最高的礼遇对医生们表达感恩之时,她内心也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精神洗礼。“我们用专业技术让患者复明,让他们再次感受生活的美好,我们再艰难、再辛苦都是值得的。”在日喀则呆了三天,一行5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拉萨。
除了白内障手术的“光明行”活动,王聪多次前往偏远贫困地区为孩子们义诊、送眼镜,为当地医院送技术、做培训……她乐此不疲。每次参与公益行动至少会耗费一个星期时间,还会影响自己正常的工作节奏,但她依然克服困难,一次次前行,“接下来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会持续做公益,只要我的职业生涯不结束。”
上一篇: 北京启动驾校汽油车专项执法行动